1)第八十七章 恰同学少年_大宋帝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庆暦元年六月壬午(初五)。汴京城繁华依旧,街道上,依然是车水马龙。

  只是气氛,却有了些微妙的变化。

  首先是马行街那边的勾栏瓦舍附近,一下子就多了许多马车,州桥畔的汴河上,往来的画舫也开始增多了。

  时不时就能看到一艘,披红挂绿,鼓瑟吹簧,满载着才子佳人的画舫,顺流而下,游览汴京风光。

  这是因为,在上个月,当朝官家正式命令中书制诏布告天下,以皇嗣蒙祖宗之佑故,召开科举,以遴选人才,一则庆祝,一则为皇嗣备官。

  更将这次科举取士,命名为‘潜龙榜’。

  以此寄托对皇嗣的厚望以及国家未来的期许。

  为了能够录取到足够数量与质量的人才,这位官家更下诏准许两制以上大臣,可以推荐那些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通过州郡发解式的百姓、吏员也参加本次科举。

  为此,除正式科举外,额外增开: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、经学优深可为师法、详贤吏理达于教化三科。

  于是,贡举与制举将同时举行!

  皇帝阵仗玩的这么大,天下文人墨客,岂能不趋之若虞?

  自诏下日起,天下州郡的文人才子们,便陆陆续续的开始入京。

  而这些人,特别是其中的年轻人,一入汴京,立刻就被这花花世界,迷晕了双眼,几乎连自己是谁都快要忘掉了。

  而那些家境不算太好的人,则立刻就被这汴京高企的房价,给了一个下马威。

  “一个月竟要二十贯!”一个年轻人背着行囊,走到州桥边上,叹了口气:“难怪人皆言,居汴京,大不易!”

  他方才看的那个房子,也就三进屋舍,家具也都是简简单单,格局更是普通至极,就连环境也是寻常的很。

  这样的房子,在他老家,二十贯就可以买下来了。

  但在这汴京城,二十贯,仅能租到一个月!

  就这,还是那房东看他是个读书人,长的眉清目秀,特别给的优惠。

  “介甫!介甫!”远远的,一个穿着青衣的文人向着他招手:“王介甫!王介甫!”

  一边说,他一边飞奔而来,到了年轻人身边,上下看了这年轻人一番,然后就哈哈大笑起来:“我昨日方与欧阳修撰打赌,说王介甫三五日内必然抵京……”

  “看来还是我赢了!”

  “子固!”年轻人看着面前的文人,笑了起来,年轻的脸上,灿烂无比:“我昨日抵京,还未及安顿下来,所以未能登门拜访,还望子固见谅!”

  “住我家吧……”叫子固的文人道:“正好,我可以与介甫秉烛夜谈,讨论天下之事,切磋文章经义……”

  “这不好吧……”王介甫犹豫了一下。

  那叫子固的年轻人便拉住了王介甫,道:“介甫,你我两家什么关系啊?”

  “母亲昨日还在和我念叨你呢!”

  “有劳伯母挂记……”王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